首页
课程
题库
领券中心
VIP/SVIP
课程
课程
试卷
老师
文章
进入我的网校
首页
课程中心
点播网课
面授课程
直播课程
精选名师
新闻资讯
考试中心
查看其他
资料下载
学员作品
您现在位置:
模拟考场
>
安全工程师
>
安全专业实务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4.三级配电系统是指施工现场从电源进线开始到用电设备之间,经过三级配电装置配送电力。在实施三级配电系统时,应遵循分级分路、动照分设、压缩配电间距的原则。下列关于三级配电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分配电箱
B
分配电箱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以支接或链接若干分配电箱,但链接线路的总长度不得超过30m
C
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不得分路,实行“一机一闸”制,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分配电箱
D
总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合置共箱配电,其分路可动照合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答案解释:
A选项,总配电箱(配电柜)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分支支接若干开关箱,故A错误。
B选项,分配电箱可以分若干分路向若干分配电箱配电,每一分路也可以支接或链接若干开关箱,但链接线路的总长度不得超过30m。
C选项,开关箱向用电设备配电不得分路,实行“一机一闸”制,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其独立专用的开关箱。
D选项,总配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合置共箱配电,其分路可动照合设,也可动照分开,而开关箱中只能动照分开。
相关题目
13.基坑开挖作业一旦开始。施工过程将面临很多安全问题,下列关于基坑安全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某建筑工地项目部组织脚手架坍塌应急演练活动前编制了《应急演练工作方案》。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内容的是( )。
【案例一】【背景材料】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18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1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0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3.事故调查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轴承担,最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案例三】1.工程概况2017年2月24日,市公投公司与甲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甲公司承建引水工程三标段工程,合同工期2018年2月24日至2019年8月18日,合同价5.14亿元。其中,承包范围包括增压泵站、输水支线和调蓄水库工程,全长约40km。2018年2月28日,盐城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三标段正式动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输水支线管道敷设划分为01、02、03、04、05五个作业段,其中05段全长8km,沿线管道主要采用开挖、管桥及顶管方式敷设。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主要有履带起重机2台、球墨铸铁管运输车3台、吊管机3台,挖掘机6台、切割机4台、推土机2台。2.事故发生经过2018年8月8日,引水工程三标段施工项目部根据施工总体计划,对C5工区由南向北进行管槽土方开挖,仅挖了几米长表层土,即因当天下午下大雨停工,雨水持续至当天夜里。8月9日上午,继续进行土方开挖和球墨铸铁管安装。根据项目部安排,詹某、张某、孙某、黄某4人负责吊装后沟槽内管道的对接就位作业,束某和商某负责管道安装后砂垫层和管道两侧120°腋角施工作业。11时30分左右,按照设计深度(3.7~3.8m)开挖沟槽近20m,安放了两根球墨管道(直径1.8m,每根长8m),并进行了腋角处理。12时左右,施工人员进行基坑回填,并继续向北面开挖基坑。16时左右,开挖长度已达到约48m,深度约3.7~3.8m,宽度约15m,堆土放在基坑西侧,且共安放7根球墨管道。16时30分左右,管道安装就位后,束某在沟槽管道西侧对腋角进行填砂,并用平板打夯机对其进行夯实处理。商某在沟槽管道东侧对腋角进行填砂作业时,沟槽西侧边坡土体突然向槽内发生滑动,滑动的土体将已安装就位的管道向上挤压隆起并向东侧边坡位移,将商某平压在了管道与管沟东侧边坡之间,身体胸部以下部位被土方淹埋,束某因远离坍塌处,幸免于难。3.事故救援情况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宋某报告,宋某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宋某安排两名工人将商某胸前的土挖掉后,调来两台挖掘机,一台顶住管子,另一台在商某旁边挖了一个坑。大约30min后将商某救出,并立即送往人民医院急救,经抢救无效死亡。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建筑项目中涉及的特种设备,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说明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内容。2.简述宋某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上报时报告的主要内容。3.简述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实施流程。4.简述基坑开挖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
12.施工振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扰动小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是( )。
8.当坑底以下存在连续分布、埋深较浅的隔水层时,应采用落底式帷幕。截水帷幕在平面布置上应沿基坑周边闭合。下列关于高压喷射注浆截水帷幕施工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
【案例四】2016年12月11日,南方某省L电厂二期扩建工程M标段冷却塔施工平台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9人死亡,3人受伤。该二期扩建工程由I工程公司总承包,K监理公司监理。M标段冷却塔施工的J建筑公司分包。M标段的合同工期为15个月。因前期施工延误,为赶工期,I工程公司私下与J建筑公司约定。要求其在12个月内完成M标段施工。为此,J公司实行24小时连续作业,时值冬季,当地气候潮湿阴冷,混凝土养护所需时间比其他季节延长。冷却塔施工采用由下而上,利用浇筑好的钢筋混凝土作为支撑。在冷却塔壁的内部和外部分别搭建施工平台和模板。当混凝土浇筑完第二天,先拆除下部模板,将其安装在上部模板的上方再进行下一轮浇筑。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输送到冷却塔壁的内外两层模板之间,进行塔壁混凝土浇筑。冷却塔内有塔式起重机及混凝土输送设备(混凝土输送罐车、混凝土泵和管道)。通过塔式起重机运送施工平台作业人员、其他建筑材料及施工工具。冷却塔施工平台上,有模板、钢筋、混凝土振捣棒以及电焊机,乙炔气瓶,氧气瓶等。12月2日至10日,当地连续阴雨天气,施工并未停止,至11日零时,冷却塔施工平台高度达到85m。11日7时30分。42名作业人员到达冷却塔内,准备与前一班作业人员进行交接班。此时施工平台上有作业人员49人。突然,有人在施工平台上大声喊叫,接着就看到施工平台往下坠落,碰坏了部分冷却塔,随后整个施工平台全部坍塌。事故导致施工平台上49名作业人员全部死亡,地面3人死亡。事故调查发现,事发时I工程公司没有人员在现场;I工程公司对J公司进行安全检查的记录不全;未发现近期J公司混凝土强度送检记录及相关检验报告;J公司现场作业人员共有210人,项目经理指定其亲属担任兼职安全员。主要任务是看护现场工具及建筑材料,防止财务被盗;施工平台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由当班班组长负责;J公司上次安全培训的时间是13个月前。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辨识冷却塔施工平台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2.指出J公司在M标段冷却塔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简述I公司对J公司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4.简述J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5.简述冷却塔施工中存在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9.某施工现场进行落地式外脚手架搭设作业,作业高度45m,在脚手架搭设下方设置了警戒隔离区域。警戒隔离区距架体外侧的距离至少应为( )。
11.下列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中悬挑式钢平台设置不符合要求的是( )。
10.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预留洞口、通道口、上料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在其附近工作,称为洞口作业。下列关于水平洞口防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热门试题
1.
52.项目监理机构施工分包单位的内容中,( )不是必须审查项。
2.
4.应当依法缴纳契税的有( )。
3.
2.旧路加宽路段,( )宜采用埋设沉降板的方法。
4.
20.关于违约金条款的适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案例二】背景资料某写字楼项目,建筑面积84540.4㎡,地下室两层连通整体,地上为两栋塔楼,基础形式为筏板基础,结构体系为全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3.2m。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基坑支护采用锚拉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外侧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截水帷幕。事件二:地下室底板外防水设计为两层厚度为2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施工单位拟采用热熔法、满粘施工,监理工程师认为施工方法存在不妥,不予确认。事件三:地下室单层面积较大,由于设备所需空间要求,地下二层层高达6.6m,不便于一次施工,故底板、竖向墙体及顶板分次浇筑。监理要求提前上报施工缝留置位置。事件四:施工完后,地下防水砼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处理。【问题】(1)事件一中,本工程基坑支护还可以采用哪些支护方案? 锚拉式灌注桩排桩支护结构施工的哪些要求?(6)(2)事件二中,指出施工做法不妥之处?为什么? (5)(3)事件三中,地下二层墙体与底板、顶板的施工缝分别应留置在什么位置? (4)(4)事件四中,分析地下防水砼施工缝出现渗漏水的原因,并应如何处理? (5)
热门试卷
一建【法规】模拟试卷
去做题
已有145做题
一建【管理】模拟试卷
去做题
已有138做题
一建【经济】模拟试卷
去做题
已有107做题
25一建【管理】阶段测试2
去做题
已有100做题
25一建【管理】阶段测试1
去做题
已有8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