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1.A—主梁(或主桁梁)、B—导梁(或鼻梁)、C—牛腿支承托架。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该移动模架属于下行式(下承式)。2.不正确。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实施。3.(1)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子:水=1:X(1+Wsa):Y(1+Ws):(W-XWsa-YWs)=1:2.28(1+3%):4.47(1+1%):(0.63-2.28×3%-4.47×1%)=1:2.35:4.51:0.52(2)每 m3 混凝土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水泥:285kg砂:285kg×2.35=669.75kg石:285kg×4.51=1285.35kg水:285kg×0.52=148.2kg4.改正一:压浆作业应在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5%后、桩身经无损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改正二:对群桩基础的桩实施压浆作业时,宜按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且宜按对称、间隔的原则依次进行。改正三:采取桩底和桩侧组合方式压浆时,应按先桩侧、后桩底的顺序进行。改正四:压浆作业与其他灌注桩作业点的距离宜不小于 10m 或 10 倍桩径。改正五:桩底压浆时,对同一根桩的压浆宜分 3 次进行,且宜依次按 40%、40%、20%的压浆量循环等量压入。改正六:压浆作业时,实际的压浆压力应小于控制压力。5.D-内降外保。错误 1:分层浇筑时,新浇混凝土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的温差宜小于 25℃。改正:分层浇筑时,新浇混凝土与下层已浇筑混凝土的温差宜小于 20℃。错误 2: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长边。改正:块与块之间的竖向接缝面平行于结构物的短边。错误 3:在混凝土浇筑完 12h 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 7d。改正:应及时覆盖保温保湿材料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14 天。错误 4:混凝土内部温度 70℃,混凝土表面温度 35℃。改正: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差不大于 25℃ 。6.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桥台(或过渡墩)开始向悬臂端进行浇筑,中间孔宜从悬臂端开始向已浇梁段推进浇筑。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5%后,方可拆除。7.(1)外观检查、尺寸检查、硬度检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2)不正确。低松弛预应力筋张拉程序应 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 锚固)。(3)张拉用千斤顶与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